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neochai/1217012812.jpg)
格仔老公是芋頭的擁戴者,
以前在台灣,每次去士林夜市,都會去位在轉角賣甜湯的丸子三兄弟(?正確店名忘記啦!),
不管點什麼湯或冰,都會加塊甜芋頭。
連一般包紅豆或是卡士達醬的銅鑼燒,他都指定要我做包芋泥餡的。
前幾天做了一堆芋泥,根本吃不完。
加上格仔老公很
沒吃完,放個三天,他就會疑神疑鬼的說它壞掉了,要把它丟掉 ==
在格仔老公“食物過期,歸毛考察病“發作前,我要趕快把芋泥用掉,免得又要餵垃圾桶了。
做麵包我真的很嫩咖!什麼中種法阿!湯種法阿!
我根本不知道什麼鬼!
(一整個因為沒攪拌機,沒麵包機,自暴自棄!懶得去搞懂!)
不過做出來口感有像麵包啦!
沒機器還是可以作一下麵包啦!努力安慰自己。
*材料*
bread flour (高筋)--------------------- 1&1/2 cup
salt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1/2 teaspoon
sugar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1 Tablespoon
溫水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80~100 ml
yeast(酵母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7g
maple syrup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1 Tablespoon
double cream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1 Tablespoon
芋泥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隨意
(芋泥做法在此)
*做法*
取一點溫水,加入糖待糖溶解後,加入酵母粉,約等十分鐘左右冒泡。
等酵母活化的時間,過篩麵粉、鹽。
過篩後的粉類中加入活化的酵母液,楓糖漿,double cream,芋泥。
邊揉麵邊少量多次加入溫水。
包括泡酵母的溫水,和後來揉麵團加的溫水,總共約80~100ml。
揉成麵團後,放入密閉空間(如微波爐或烤箱,同時放進一杯熱水提供溼氣,發酵效果會比較好),
進行第一次發酵,約40~50分鐘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neochai/1217012811.jpg)
第一次發酵後,取出麵團,分割成喜歡的大小形狀。
我是分成四等份的隨意形狀。
再放入密閉空間,進行第二次發酵,40~60分鐘。
我是等一部電影的時間。(因為正在看電影啦!)
時間快到前,預熱烤箱,180度。
將二次發酵完的麵團放入烤箱,15~20分鐘。
出爐啦!!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neochai/1217012815.jpg&width=576&height=432)
*經驗批ㄟ思*
- 可能我加的芋泥份量蠻多的,麵團跟芋泥體積比約2:1
出爐的麵包,是QQ口感,不是想像的鄉村硬麵包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