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超可愛的尖叫迷你蕉!!)
回台灣的飲食流水帳Part 1 & Part 2有感,
很多時候,在外國特別懷念某些食物,其實是懷念那種不必經歷漫漫飲食計畫:
從想吃,到出門採買食材,到回家整理備料,到正式開伙烹煮,可能是一天之後的事了。
(這還是高行動力之下的結果呢!)
台灣的飲食模式,大大縮短了"想吃&吃到"的時間,那種垂手可得的方便感比食物本身更令人微笑。
味美價也美的高CP值,也是另一飲食優勢。(雖然,也有幾次吃米不知米價,對台灣物價漲幅吃了幾驚)
還有,在外國吃不到什麼就更想吃什麼的叛逆?抑或是美食記憶的發酵?
應該也是流浪在外的人,總是不知不覺就練就起一身中華廚藝的原因吧?!
-便利商店的-
這次高鐵運輸我的八趟旅程,便利商店也一起陪伴著。
在英國,坐火車前總是早早起床先在家吃過早餐,或是自製輕便早餐帶在車上吃。
在台灣,知道到處都遇得到便利商店,尤其是交通站附近阿!
便利商店的食物,
可能種類太多了,眼花撩亂懶得挑,之後的幾次,總是吃差不多的東東XD
食物本身其實還好,
但是,
生活在這樣高度方便,餓不死的城市裡,實在很心安阿!
-小吃攤的-
家裡來客人,總是會攜帶大~量~的~食物。(羹湯&肉圓)
有天,我隨口問了妞妹:"你晚餐吃什麼?"
"嗑了冰箱裡的最後一顆肉粽!" (眼睛盯著電視)
肉粽!肉粽噎!怎麼可以以平淡的口氣,答的這麼漫不經心?
最後一顆??震驚!!說什麼也應該要留給兩年沒吃肉粽的人(我)吃吧?!
"我也要吃肉粽!" 朝著妞媽大喊。
(隔天,妞媽立馬又買了一串)
-早餐-
其實,沒事都睡到下午噎!
為了吃顆飯糰,前一天晚上囑咐妞小弟隔天大早去幫我買,我要當午晚餐XD
離開台灣的早上,在車上終於吃了頓傳統豆漿早餐(飲恨總是買不到燒餅或油條)
懷念的還有-麵包店-
以前這間麵包店的價位對我來說算貴的,現在她沒漲價反而變中價位。
買了紅豆厚片土司(六片,半條?)
回家順口說了:"半條80?! 這價錢是對嗎?"
妞媽馬上說:"現在都這麼貴好嗎?" (差點學年輕人表演翻白眼給我看XD)
-下酒的-
宜蘭鴨賞方便包,整袋倒出來微波即食真方便。
妞妹買的迷你啤酒配新竹柴梳餅。(當被餵食的蘭花姊姊真好。)
家裡翻出來的牛肉紙(??)
大大一盒,沒吃完被塞到角落。
"家裡有這種好東西,也不趕快拿出來孝敬姊姊?!"我眼睛一亮。
"拜託!這種東西我們都吃到見怪不怪了,剩下的你可以全部吃掉!" 妞妹揮揮手叫我不要擋住電視。
-新竹的-
右邊白色的糕阿(台語),是我超喜歡的復古甜點,柴梳餅,是妞媽愛的。
-炸物-
家裡巷口的炸物攤很特別,最後會塗上甜甜的蒜醬。
前幾次都差遣妞妹下班回家前,幫蘭花阿姐帶幾包回來。
有天假日,我們一起去買,滿滿的客人圍繞著小攤子,沒有隊伍,誰先誰後?我差點不會買。
妞妹解釋了一下潛規則:
反正就默默的夾自己要的,甜不辣一份就夾一根就好,老闆會幫你秤一份,
夾兩根他會以為你要兩份喔!(叮嚀)
老闆都不會抬頭,也不會跟你說話。等他炸完你的那一份,他會問:"要不要辣?"
這是整個交易過程唯一一次彼此眼神會對到的機會。
然後交貨給錢這樣XD
(百頁豆腐、鹹酥雞。)
我覺得老闆的視野一定超廣,感覺夾東西的時候他沒在看,
但是當他抬起頭問要不要辣時,眼神都能精準的找到那盆的主人,都知道哪盆是誰的噎!
可能眼觀四方,有用餘光在瞄這樣。
(甜不辣&豬血糕。)
-ㄜ!雞蛋糕-
裹滿糖粒的雞蛋糕捲是我的孩提美食記憶,
【我的第一堂甜點課】裡也特地試出食譜(復古雞蛋糕p.62&64)。
在家裡附近的雜貨店,再次看見她的蹤影........ 馬上買來回味一番。
ㄜ.....有點幻滅,莫名的鹼(?)味很重,是現在添加物過重?還是美食記憶發酵過了頭呢?
單純的美好雞蛋糕捲,只能留在書裡了。
-八寶粥-
回到英國後,格仔老公看著我的這些照片:"我也想吃妞妞甜八寶!"
-水果們-
用臉盆裝的荔枝,爽度是不是太過分的高了阿?!
最值得尖叫的是這個迷你蕉。
家裡來客人,帶來這串小可愛。
"芭蕉嘛?!還蠻可愛的。" 壓抑覺得他們很可愛的口氣。
"不是喔!他們是雞蛋蕉!而且不只可愛,還很好吃喔!" 妞爸鄭重介紹。
"快點!你不是很愛照相!快點幫他們照相!" (整串遞給我XD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