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眾多連鎖超市裡,最喜愛waitrose(大家戲稱"等玫瑰")。
價位通常略高,購物環境寬敞乾淨,逛起來自在,服務人員也較其他超市有禮主動。
以上,都只是小小加分,最最得我心的是,此超市常常會試著推出頗有新意的食材。
很多被遺忘、便宜的肉類部位,例如: 牛尾、豬頰肉、可食小花......等,
這些以往只提供給餐廳的部位,一般民眾懶得、不懂得料理的食材,
從waitrose開始試著販售後,其他連鎖超市也逐漸跟進。
觀察幾年下來,有些實驗性質的食材,推出一季之後若反應不佳就會告終收手,以後買不到了;
若是推廣成功,則是消費者有福,可以持續買到,成為常態性商品。
所以,往往有新產品,我都抱著此時不捧場,以後買不到的嚐鮮心情,多多購入。
這次,在架上看見處理的乾淨包裝妥當的牛骨髓,心喜抓了四份進菜籃。
盤算著,該作st. John版本,簡單烤烤當作麵包抹醬,配上爽口洋香菜沙拉?
還是Dinner版本,挖出骨髓配上蝸牛、鯷魚、麵包屑,配上帶有酸勁的醃漬蔬菜呢?
作好決定!以st. John版本為主,Dinner版本插花,週末午後的午晚餐。
*材料*
。烤骨髓。
牛骨髓 -------------- 2根
大蒜 ----------------- 1~2瓣,切碎。
麵包粉 -------------- 適量。
迷迭香 -------------- 1小株
鹽 -------------------- 夠量
。沙拉。
洋香菜(parsley),略切。
紅洋蔥,切絲泡冷/冰水,備用。
櫻桃蘿蔔(radish),切片。
檸檬,皮、汁。
酸豆(caper),1小匙。
全部拌拌,最後以檸檬汁、鹽調味。
麵包
*做法*
打開牛骨髓包裝,封條背面有料理建議......
"將骨髓烤到略冒泡,塗抹上酸味麵包,疊上洋香菜、酸豆、紅蔥沙拉,上頭擠點檸檬汁"
給廚師的點子跟st. John的做法不謀而合,我想這樣的吃法應該是最經典,最直接的料理方式吧!
取出骨髓,底下墊著捏皺的錫箔紙,避免底部圓圓的骨頭搖晃。
骨髓是大量的油脂,需要夠量的鹽、黑胡椒調味,再擺上迷迭香。
撲上麵包粉。
送進預熱好的烤箱,最高溫(200~220℃),烤到香氣四溢,表面上色。(約需25~30分鐘)
麵包切片,以麵包機或是條紋鍋烘烤,配著牛骨髓、洋香菜沙拉吃。
骨髓是香香的油脂,抹上麵包,像是英國常見的dripping sandwich。
很香,但吃多會膩,所以搭配洋香菜沙拉。
午後,這一份往桌上一端,以自助餐的方式,自己組合自己的那份,
挖出的牛骨髓,不小心滴落在桌上,立馬凝固結凍,
這讓我想起在restaurant story的那根燒到最後,蠟油當作麵包抹醬的蠟燭。
味蕾喊著:"好香好好吃!"的同時,血管也喊著:"你一年只有一次的扣打!“。(血管爆XD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