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成份相同,醞釀時間不同的老、中、青三瓶紅酒,留下有趣的瓶子,看了開心)
最近回到台灣,預計要待上一陣子,
三采文化的編輯Rosa非常貼心,為我準備了許多精神食糧,怕我無聊了。(感謝~)
其中這本「我的葡萄酒生活提案」,讀得很有共鳴,不禁也想話話這幾年來我的飲酒進化流水帳。
說古開始~ (經驗呼應到書中的部份會以頁數標示。)
開始常態性的喝酒是從來到英國才開始的。
(妞媽忽然出場:酒。少。喝。阿!)
回想起來,開始買酒,其實也不是自己要喝,而是受邀到朋友家吃飯,習慣上要帶瓶飲料前往。
當時,不會挑酒,也還沒自己的喜好,就是看價位挑酒,還會特意挑上覺得有點貴的XD
想當然的,在飯局上聊酒是個必然的話題,
聚會的飯吃多了,朋友間的酒經聽多了,喝著喝著也能喝出A酒跟B酒的不同。
除了帶去飯局的酒,我們也開始會買回家自己喝。
後來,我到了藍帶上課,「飲食」跟「品酒」,在餐桌上是相輔相成無法切割的,
在初、中、高三個階段的課程,學校共安排了三堂品酒課。
。初級的品酒課。
初階的學習了,從葡萄到酒的製作過程。
如何賞析、形容手中的這杯紅、白葡萄酒的顏色。(p.36~39)
搖晃手中的酒杯,觀察酒腳(Legs)判斷酒精的高低。(p.40&55)
不同品種的葡萄釀成酒後的香氣口感特色。(p.76~95)
各個產地生產的葡萄酒分別的特色。(p.130~173)
品酒的兩杯,一杯喝,一杯吐。
品酒課的第一個遇到的難題(至少對節儉的我來說啦!)
「吞下去或吐掉?」
好多能喝酒的同學,當然是喝的很開心,每種酒的量也是以正常的飲用單位(125ml)暢飲。
我是一喝酒就臉紅似關公的體質,「沒喝醉就是變紅!」得多次向左右同學解釋。
喝一小口,練習在口中為紅酒打氣以充分達到品酒目的的技巧,後吐掉。(p.52書裡是使用啜飲一詞)
是參加品酒會還是聚餐,決定你可不可以吐出來。 (p.63)
這天我們喝的基礎的紅、白葡萄酒。
。中級品酒課。
搭配甜點課,我們品偏甜的酒。(大心)
酒與酒之間,可以白開水洗嘴巴清味蕾,或是沒特殊香味的蘇打餅乾配著吃。
續初級品酒課的學習,倒下的每款酒的固定SOP~
白色背景下傾斜看顏色,晃動酒杯看酒腳,靠近杯口輕吸聞香氣,
喝下一小口,在口中為酒打氣,讓少量的酒能釋出最大量的氣息。
上圖顏色較淺,
下圖顏色較深。
至於如何品酒!說酒!評酒!
將喝入口中的酒,轉化成文字形容出來也是我們要學習的。
因為經驗不多,常常講來講去也就那幾個詞(慌張~):
我常常是故作鎮定的飲下一口後,沈思.......
恩....這支酒......(中文用支當量詞似乎比較專業:P)
略酸,偏甜,有濃重果香味(進步一點時會說什麼果香,柑橘或莓果,或其他熱帶水果)
香料味,煙薰,烘烤氣息,花香,甚至有時是奶油香氣。(p.43~47)
上課時,老師鼓勵大家:
「一位品酒人,除了有纖細敏感的味蕾之外,善用精準華麗的辭彙也是很重要的。
但也別因為詞窮而感到沮喪。
評酒是很主觀的,就著一個人的飲食經驗,而有不同的形容方法。
葡萄酒源自歐美國家,自然就著西方的飲食經驗,而有水果,花卉,糕點,辛香料.......
等西方人熟悉的譬喻辭彙。
若你對著一位完全沒有西方飲食經驗的東方人,拼了命的形容這酒有肉桂、蕃紅花氣息,
也完全是白搭呀!」
放大味蕾品嚐,才是重點,至於形容,則是需要時間累積,才能琢磨出的功力。
(我的葡萄酒生活提案裡p.28是有提供幾則用詞,讀著也蠻有趣的,真的詞窮時可以參考看看XD )
這次喝的所有偏甜葡萄酒。
。高級班的品酒課。
高級班的品酒課,料理組的同學學習配餐酒,甜點組的同學學習配甜點的酒(Dessert wine)。
老師請廚房做了幾款小甜品,來配酒。
12點鐘方向的是焦糖巧克力杯,順時針方向依序是:
奶油蛋糕,偏酸的蘋果小點心,牛奶巧克力,跟香草烤布蕾。
就著各個甜點的特性,配著甜點酒喝喝看。
(兩年前的照片了,我竟然可以完全不看筆記,清楚記得五種甜點的口味!)
這次學聰明了,有帶水進教室可以清味蕾。
這次喝的甜點酒。
還在藍帶讀書時,趁著學生有打折,我購入了許多學校出版的書籍。
其中也購入了一本介紹葡萄酒的書。
(Le Cordon Bleu Wine Essentials)
但,因為我在家中是主攻煮飯跟烘焙的(噗!還主攻哩XD)
酒的這本書,格仔老公怕書沒人讀會浪費了,就默默的捧去研究*。
我也順勢說:「那以後酒歸你研究*喔!」
結果也真的,之後每次買酒,我只要說出我要什麼樣的酒(阿其實!就是要甜一點的酒啦 :P)
格仔老公就會實現願望。
。倫敦購酒。
再來說說我們在倫敦很常去的酒倉庫!Majestic Wine (官網) 英國各地都有分店。
酒倉庫是我自己對他的形容,
因為裡面沒有任何華麗排場,頂多是把高價一點的酒另外放櫃子上。
這裡可以以好一點的價格買到好一點的酒,非常推薦!
唯一的限制是,每次最少要買6瓶(可混搭)。
店裡有個品酒角落,每個月會有一個主題的品酒。
有時候是一種特定的葡萄種類,有時候是某一特定產區。
白酒會放在低溫區。
紅酒有加熱溫酒區。
也兼賣各式酒杯,配合家中party會有酒杯的租借跟配酒建議的服務。
酒箱太多,還作成小階梯方便大家拿酒。
我們通常一個月造訪一次,有聚會前也會前往補貨。
其實我每次進去後,除了喝喝品酒區的酒之外,
我就開始放空.............( 所以為格仔老公照了這麼多模糊寫真集XD)
看著格仔老公會看酒標挑酒,看葡萄品種略知其滋味,看產地說個會很甜你會愛.........
我完全覺得關於酒這一塊的權力我可以下放了!!(哈!得了便宜還賣乖的示範XD)
本來也是要直接包進行李裡,帶回英國交付給格仔老公研究*。
看它插畫畫的可愛生動,順手翻翻竟開始讀了起來。
這本書俏皮的將章節分成:
一、茱莉葉開派對,
介紹酒杯;
開瓶器; 我蒐集很多復古的開瓶器喔!有機會讓他們亮亮相。
醒酒&開酒時間;
如何調度客人帶來的酒;關於這個,我們對於熟一點的朋友,都會指定酒(哈!沒在客氣的:P)
搭配食物選酒;
開過的剩酒如何用在料理上。
二、帕柯姆學品酒
這個章節喚醒我對藍帶的三堂品酒課的記憶。
其實品酒、評酒,並不是想像中的裝模作樣,裝格調啦!
對於飲用者來說,品酒動機就是能懂得描述、分辨,
僅是為了找到自己喜愛的酒,以及避開自己不喜歡的酒,如此單純而已。
三、艾多種葡萄
這個部份還是比較專精點,很實用的介紹了20個葡萄品種的特色。
腦容量偏小,我只記得自己喜歡的那幾種:
Riesling (p.82),Muscat (p.85),Merlot (p.88), Malbec (p.94)
四、柯哈莉參觀酒莊
介紹法國不同區域,分別的產酒特色。以及當下,世界各個產酒國家的概略介紹。
除了看葡萄品種挑酒,有時候按著國家或是區域挑酒,也是種方法。
五、保羅買葡萄酒
- 上餐廳點酒: 餐飲業有句話「客人花多少錢點菜,就會花多少錢在點酒上。」
其實真的是這樣喔!
書裡提到餐廳裡「單杯酒」跟「整瓶酒」在餐廳裡販售,價錢上的眉角。(p.178)
還有懂得如何跟侍酒師溝通的技巧,點到自己滿意的酒。
- 其他,小從超級市場買酒,大到到產地買酒,還有如何建立自己的小酒窖,都有詳細可愛的說明。
有沒有發現我都用研究*一詞,因為酒書,總讓我覺得要以研究*的精神才能消化。
本來要給格仔老公研究*的這本書,我就這樣默默閱讀完畢了噎!
非常推薦這本像漫畫般的葡萄酒書,可以輕鬆閱讀,不用戴眼鏡研究。
隨著書回顧了一回合自己的飲酒進化流水帳,感覺好像又再進化了一點耶!
或許下次一起去買酒,可以討論,不會放空了!
(然後格仔老公覺得我意見很多,很吵鬧XD)
歡迎關注我的臉書專頁
『妞仔大驚小怪廚房日記』,英國、倫敦、廚房與育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