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傳統的磅蛋糕。
名稱由來是指,奶油、麵粉、雞蛋、糖,四種主要成份,重量各一磅,
做出來口感較紮實,熱量爆炸的蛋糕。
這款蛋糕是2007年剛進廚房,我這輩子第一款烤出來的蛋糕,意義非凡,對它很有感情的!
第一次做蛋糕,一次就成功,讓人自我感覺良好,我稱它- 檸檬“棒“蛋糕是也。
前幾天晚上,對於跟新家的烤箱溫度設定不熟這件事,感到很掛心,
尤其是........明明已經住了四個月了,不是新家了。
想想,做一個沒失敗過的基本款蛋糕,
來跟烤箱培養一下感情,了解一下烤箱溫度到底怎麼了?
這個蛋糕我烤過好多次了,每次都會稍微更動一點點配方,實驗、實驗。
這次,我想依照磅蛋糕的原始定義下去作。
奶油、麵粉、雞蛋、糖,四種主要成份,重量1:1:1:1。
打了三顆雞蛋 150g,量好了等重的麵粉、奶油。
150g的奶油,有讓我稍稍遲疑了一下,好多喔!
但是,還是不減我要做出傳統1:1:1:1 磅蛋糕的意念。
等我量到150g的砂糖時,做傳統定義磅蛋糕的決心馬上瓦解,一定會甜死!!!
*以下是不傳統的改過配方*
雞蛋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3顆,150g
self-raising flour -------------- 150g
奶油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150g
白砂糖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100g
檸檬皮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1.5顆
泡打粉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1 teaspoon
(baking powder)
鮮奶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4 Tablespoon
*做法*
超簡單,
以前沒有電動mixer時,只用叉子把蛋打散,也不用管有沒有打發,
粉類(麵粉、泡打粉)過篩,軟化奶油.......全部材料攪在一起就可以了。
現在有電動mixer了,做法會講究一點,
全蛋打發,加入糖、軟化的奶油,加入過篩的粉類、檸檬皮碎削、牛奶,打均勻。
麵糊倒入塗有奶油的烤具裡。放進預熱好170度的烤箱,烤25~30分鐘。
之前一直覺得,新家的烤箱似乎效能比較弱。
這次很認真的它搏感情,烤的時間沒有放它孤單一個人。
原來我家的烤箱,真的怪怪的。我用180度,硬是烤了40分鐘............
恩!彼此了解就好,以後多給它點時間嚕!
冬天只怕缺熱量會冷死,不怕胖死!
隔天,還打了鮮奶油沾著吃。
超市裡鮮奶油好多種: double cream、single cream還有whipping cream。
要打成固體沾醬,買這種“whipping“選項有打勾的cream。
一次打半罐。
鮮奶油打成固體狀後,加糖粉(icing sugar)。
我喜歡的甜度是: 半罐cream約150ml + 2 Tablespoon 糖粉(icing sugar)
糖粉加入後,再打均勻就可以啦!
檸檬棒蛋糕,好好吃!
天然的檸檬皮香氣,留在口中好久,好久~~~
亂聊一下.........
每次打發鮮奶油,呈現發呆狀態時,都會想到兩隻老鼠掉進鮮奶油裡的寓言故事。
大家有沒有聽過阿?
兩隻老鼠,掉進鮮奶油裡,其中一隻划了幾下,就放棄不划了,溺死在鮮奶油裡。
另外一隻,不肯放棄,一直划一直划,終於把鮮奶油打成固體了!!!
不但保住自己一條小命,還有美味的鮮奶油可以吃!!
從液體到固體的鮮奶油,機器少說要打兩三分鐘吧?
發呆時刻,我都會想到那隻老鼠,好有毅力,體力也太好了吧!
這則廚房寓言小故事,跟大家分享共勉之!哈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