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喜歡把百香果(passion fruit),叫做 "熱情果"。
而台灣把passion音譯成 "百香",不但兼顧了涵意,發音還真的有點接近噎!
磅/棒蛋糕,除了掌握麵粉、蛋、奶油、糖,等重量原則,還可以加東加西,口味變不完。
這天,我實驗 熱情百香果棒蛋糕。
也實驗了新的製作做法。
*材料*
百香果 ------------- 3小顆,取內果汁&粒,約 3 Tablespoon。
(passion fruit)
麵粉 ---------------- 100g (我的量杯約200ml,供參考。)
(self- raising flour/低筋麵粉)
糖 ------------------- 100g (我的量杯約150ml,供參考。)
奶油 ---------------- 100g
蛋 ------------------- 2顆
白蘭地 ------------- 2 teaspoon
*做法*
。百香果,果汁/肉/籽。
買了三小顆,全部的內容物,才少少的 3 Tablespoon。
預熱烤箱,185度。
這天,突然有個想法: 雞蛋、奶油,分開打發的棒蛋糕,會怎麼樣呢?
於是,兩個盆子............
。盆子1. 。
兩顆雞蛋
打發。
。盆子2.。
室溫軟化100g 奶油,也打發。
奶油打發後,加入100g糖&100g麵粉,拌均勻,成砂礫狀。
分多次加入打發的蛋。
奶油、麵粉、蛋 全部拌勻後,加百香果果汁/肉/籽。
拌勻,加2 teaspoon的白蘭地酒(brandy)。
再度拌勻。
倒入抹過奶油,或是鋪上烘焙紙的烤盤中。
185度,烤50-60分鐘。
出爐!
隔天剩半條。
蛋糕,熱熱的時候,鬆鬆的口感,好吃!
放涼後隔天,感覺蛋糕變得較溼潤,百香果香氣也比較明顯。
百香果籽,增加蛋糕的口感。
但是,格仔老公不“尬意“有籽的感覺。
這次分開兩個盆子,分別打發蛋跟奶油。以往都是同一個盆子,依序加奶油、糖、蛋、麵粉。
兩種方法做出來的蛋糕,口感上沒有差別。
看似多此一舉的分兩盆打發,其實有好處。
一盆到底的方法,加了奶油、糖,接著加蛋後,三個成份要很久才打得均勻。
奶油、雞蛋分開打發後,再混在一起,很快就均勻了,省時間!
缺點就是,要多洗一個盆子 >"<